今日顺庆 黎涛
“通过’顺庆文化角’活动,我在这里学习古琴已经有1个多月,基本掌握了一些指法要领。”4月13日下午,南充文庙古琴声声,不绝于耳,扣人心弦,在文庙西庑内,古琴公益课堂结束后,学员邓艳辉告诉记者,通过老师演示自己再来操作,收获颇丰。
古琴公益课堂是“顺庆文化角”系列演出中的非遗演出项目之一。据了解,“顺庆文化角”系列活动由顺庆区委、区政府主办,顺庆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、顺庆区文化馆组织实施。自活动开展以来,形式高雅、类型多样,接地气,受到市民热捧。
开设公益课 市民免费上“艺校”
“弹奏的时候,注意用中指末关节发力。”4月13日下午2时许,南充文庙西庑,古琴整齐摆放,指导老师正对几名学员进行指导,邓艳辉是其中一名学生。
“古筝悦人,古琴悦己。”邓艳辉直言,自己就是古筝指导老师,也钟爱古琴,所以了解到“顺庆文化角”活动后,当即报名参加。
一曲《凤求凰》演奏中,学员们或闭目享受,或拨动琴弦随声附和......场面一片和谐。
指导老师李娅娇告诉记者,她是西安某古琴工作室的负责人,应顺庆区文化馆要求,每月会来南充开古琴公益课。“目前,在南充文庙古琴公益课登记在册的学生已有30人以上,每月2到4节课,每节课一小时,主要是一些初级课程,激发学生学习古琴的热情。”李娅娇坦言,开设公益课堂不求回报,完全是凭借一腔热血,自己将配合政府长期开设公益课堂,传承非遗文化。
据了解,除了古琴公益课,“顺庆文化角”还时常在城区广场、公园、景区等地举办各种即兴演出,演出类型以器乐、民谣、现代舞等高雅艺术为主,其中包括李家古琴、松溪内家拳、四川清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表演活动按照“即演即走”的原则进行,时间一般控制在60分钟内,以小规模表演形式进行。
举办即兴演出 高雅文化占领主阵地
晚上7点,华灯初上,霓虹灯闪烁,滨江景观带沿线车水马龙,市民三五成群出来欣赏夜景。滨江广场,炫彩女子乐团铺展开来,二胡、葫芦丝、古筝等乐器交响齐鸣,《茉莉花》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乐曲悠扬婉转。市民驻足观看、聆听,或拿出手机录像,或跟着节奏一起摆动身子,或跟着旋律开始哼唱......
家住长征路的市民罗芳告诉记者,自己已经连续几次看到这个表演,很有意思,吃过晚饭,江风拂面,现场观看民乐演出,简直是一种享受。
乐队指导老师、顺庆区文艺家协会主席付先明告诉记者,正在表演的这支乐队名叫炫彩女子乐团,于2018年3月8日成立。目前,顺庆区文艺家协会有民乐团、鼓乐团、女子乐团、二胡艺术团、非遗艺术团等近10个艺术团,艺术团里老年、中年、青年人都有,全员参与共同传承文化。
“我们人员精炼,以传统器乐演奏,表现形式比较丰富。”付先明说,团里成员都是参加系统培训后才参加户外表演,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表演的质量。
李亚丽正是炫彩女子乐团的一员,曾经是一名中学教师的她,退休后迷上了器乐,尤其是葫芦丝,在顺庆区文化馆参加两年培训后,目前已经达到了葫芦丝中级水平。
“大家志趣相投,接受系统培训后就可以表演。”炫彩女子乐团副团长蒋琴告诉记者,这类活动每周六、周日都要在西山广场、滨江广场等地进行。
“活动开展以来,目前在城区广场、公园等10余个点位已经开展了60余场演出。”顺庆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,自“顺庆文化角”活动开展以来,在全城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,为市民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,下一步将在加强要素保障、节目品质提升方面下功夫,让高雅文化占领文化主阵地,走人寻常百姓家,让市民关注艺术、参与艺术、享受艺术,提升市民文化素养,塑造城市好形象、彰显城市新气象,不断增强“文化自信”。